第 667章 积雪-《乡村风流傻子神医》
第(1/3)页
周怡离开的第三天清晨,张铁柱在洞口的积雪里发现了串熟悉的脚印。脚印浅而凌乱,显然是主人走得匆忙,末端停在山泉边,被昨夜的新雪盖了层薄霜。他正弯腰细看,身后突然传来布料摩擦积雪的窸窣声——周怡披着件灰鼠皮斗篷,立在晨光里,青色裙摆沾着冰碴。
“忘带药杵了。”她举起手里的青铜药碾,脸上带着点无奈的笑意,“王老先生说你们修炼时气血运行太快,得用冰泉和药粉调和,不然容易淤堵。”
张铁柱的目光落在她冻得发红的指尖上,那双手常年握药杵,指腹结着层薄茧,此刻却因为寒冷微微发颤。他没说话,转身往山洞走,掀起毡帘时特意往旁边让了让,留出足够两人并行的空隙。
胡媚儿正蹲在石床边喂八珍鸡,见周怡回来,眼睛一亮:“周姐姐!我就说你忘带东西了!”她起身时动作太急,红衣扫过周怡的斗篷,带起一阵混合着草药与雪霜的清冷气息。
周怡将药碾放在石桌上,解开斗篷露出里面的青色短打,腰间还系着个装银针的小皮囊。“把八珍鸡蛋给我三个。”她从药篓里倒出些墨绿色的药草,“我加在药碾里一起磨,你们修炼前服下,能中和气血。”
张铁柱看着她熟练地将鸡蛋磕开,蛋清蛋黄混着药草在青铜碾槽里慢慢磨成糊状,阳光透过松枝落在她低垂的侧脸上,睫毛在眼下投出细碎的阴影。他突然想起周怡小时候为他包扎伤口的样子——那时候她才十二岁,也是这样低着头,认真地用烈酒消毒布条,发间别着朵野雏菊。
“发什么呆?”胡媚儿用手肘碰了碰他,递过来块烤得酥脆的面饼,“周姐姐带了新磨的豆粉,说给我们做糊糊吃。”
张铁柱接过面饼,咬了口却没尝出味道。周怡正用木勺舀起药糊,蒸汽模糊了她的眉眼,她偏头对胡媚儿说:“你先吃点垫垫,这药糊得温着喝才有效。”说话时,目光不经意扫过张铁柱,像春风拂过湖面,漾起圈浅纹。
早饭过后,周怡说要再试三气交融。这次她换了种方式,让张铁柱与胡媚儿相对而坐,自己则站在两人身侧,双掌悬空,青色真气如薄纱般笼罩住他们。“这次我不直接注入真气,只用气流引导,你们放松些。”
张铁柱依言沉下心,金色真气刚从掌心涌出,就被周怡的青色气流轻轻托住。这股气流比上次柔和许多,像裹着层绒布的溪水,既不阻碍他的真气运行,又能及时疏导岔路的乱流。他能清晰地感觉到,周怡的真气在他与胡媚儿之间织了张网,每当两股气流快要冲撞时,这张网就会轻轻一收,将它们引向更顺畅的轨迹。
“凝神感受彼此的气息。”周怡的声音在身侧响起,带着种奇异的安抚力量,“张铁柱,你的阳气太急,试着随水流的节奏走;媚儿,你的阴气收得太紧,像握不住的沙,放松些。”
她的指尖偶尔会划过两人的手腕,不是故意触碰,却带着恰到好处的力道——在张铁柱的脉门处轻按,压下他过于炽烈的阳气;在胡媚儿的腕间轻拂,托着她险些溃散的阴气。每当这时,张铁柱总能闻到她指尖传来的药香,混合着淡淡的雪松香,与山洞里的烟火气交融在一起,竟格外安心。
修炼过半时,胡媚儿突然低呼一声,阴气猛地窜高。周怡眼疾手快地屈指一弹,青色真气如箭般射向她的丹田,同时另一只手按在张铁柱后心,逼着他的阳气暂缓运行。“别慌!”她的声音带着真气的震颤,“药糊的效力上来了,气血翻涌是正常的,跟着我的气走!”
张铁柱只觉后心一暖,周怡的真气顺着脊椎缓缓游走,像只温柔的手,将他体内乱窜的阳气一一抚平。他能感觉到她的气息越来越近,发间的雪松香钻进鼻腔,与胡媚儿身上的玫瑰香交织,形成种奇异的平衡。
不知过了多久,三股气流终于稳定下来,在石床上方形成个旋转的三色光轮。金色的阳气在外圈,红色的阴气在内层,青色的气流则像道环,将两者牢牢锁住。光轮转动时,山洞里的灵气被源源不断地吸进来,在三人周身形成层薄薄的光晕。
“很好……”周怡的声音带着明显的疲惫,额角的汗滴落在青色衣襟上,“保持这个节奏,再运转三个周天。”
张铁柱的目光透过光轮的缝隙,落在周怡紧抿的唇上。她的脸色比刚才苍白了些,握着药杵的手背上青筋微微凸起,显然在强撑。他突然想起王老先生说过,引导他人修炼最耗心神,稍有不慎就会伤及自身根基。
当光轮渐渐散去时,日头已经偏西。张铁柱和胡媚儿同时睁开眼,都感觉到体内的真气比以往更加圆融,运转间再无滞涩之感。胡媚儿惊喜地挥了挥手臂,红色真气在指尖凝成朵小花:“我感觉真气变听话了!”
张铁柱也内视丹田,金色气流比之前浑厚了近一成,触碰到经脉时竟带着种温润感,不再像从前那样霸道。他转头看向周怡,却见她正背对着他们咳嗽,用帕子捂着嘴,帕子上隐约渗出血迹。
“周姐姐!”胡媚儿连忙递过水壶,“你怎么样?”
周怡摆摆手,将帕子藏进袖中,脸上已恢复了平静:“老毛病了,不碍事。”她拿起药碾,声音带着点沙哑,“你们的气血稳了许多,今晚好好休息,明天我再用银针帮你们通一通淤堵的经脉。”
第(1/3)页